新闻中心

鹏城启航探钢铁森林,校友引领育制造英才 ——先进制造学院组建社会实践队赴深圳研学纪实

日期: 2025-07-10

本网讯 先进制造学院 徐翰 6月22日,深圳市南昌大学校友会吴洁霞回到母校母院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参与组建了深圳市南昌大学校友会先进制造学院分会,并与即将赴深圳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了座谈。

借深圳市南昌大学校友会先进制造学院分会成立的东风,学院组建了“启航问道”就业育人专项社会实践队,带领着在校生前往深圳研学参观,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建立起与校友的联系,拓宽在校生的职业视野,建立起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7月3日清晨,研学队伍的成员们抵达了深圳,在这座“钢铁森林”的城市中,他们带着憧憬,心潮澎湃地开启了行业发展的探索之旅。

一、模具的启示:以试错开疆,以情商架桥

dad93dfa14fc43fc9dd74881b54037e6.png



“同学们,这是火花机,通过电火花加工来制作模具;这是已经压制出的成型模具,就是大家手中的XX牌矿泉水瓶盖……”研学队伍的成员们第一站抵达的是深圳市长盛讯兴精密组件有限公司,他们走在产线上参观时,刘露一一介绍每台产线的工作原理,模具成型的全过程。

641cdd5b061547cc964361e4449db7af.png

刘露,先进制造学院2007级校友,毕业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毕业后,在企业随师傅工作8个月,便开启了创业之路。现在的他,已然是年营业额上亿的公司创始人。“创业很难,在十余年前的深圳,制造业大发展时期的深圳,创业依然很难,我从与他人合作购买一台机床,到现在拥有80余台数控机床,经历了非常多的辛酸过程”刘露在谈及自己的创业路程时,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在大家有想法、有能力、有资源时,大家应该鼓起勇气去创业,不要怕犯错,失败的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你要为企业的一单业务跑人情世故,要为一个成品钻研技术,要为一位员工琢磨管理……特别锻炼人,社会也需要这样的综合型人才。”通过参观与深度的交流,研学队伍的成员们心中对刘露师兄充满敬意,明白了情商和敢于试错是创业路上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

二、技术为王:智变当前,唯“专”不败

9cf9c8af3c7744648445d5f6fdecda8f.png

"技术为王,拥有了核心技术,企业才能持续焕发生命力。"这句话在彭大为的公司能深刻地体现。具备三防属性的智能车载终端在高温机箱中接受“烘烤”,在低温箱中接受“抗冻”,还要持续无任何异常运行几十个小时。这幅场景在深圳市普达思科技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里时刻都在发生,一件好的产品,需要实验室的无数次模拟,才能放心交给客户。

e1a7dd7919364ae185d4a863f261deb2.png

“我们的设备是装在农业车辆、特种作业车辆、挖掘机等工程车上,通过卫星通信进行定位,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与厘米级定位,保证工作的精度与安全。”彭大为是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现任深圳市普达思科技公司总经理,在谈及自己公司设计的产品时说到。社会的潮流在随时变化,时代的红利也在随之变化,而在这种改革浪潮中,屹立不倒且能站在时代浪尖上的,只有技术。在谈及在校生学习规划时,彭师兄不假思索地回答:“专业技术要学好!大学的专业,是未来你们在社会浪潮中拼搏的立身之本。未来有机会,如果愿意继续学习,考研读博,接触到前沿技术,保持终身学习,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百炼成钢:融多重元素,结合不锈精钢

4f9fde7d2b4b48d59fb8d014618f324d.png

走进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的钢结构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泸定桥的铁链、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塔天线残骸……一件件钢材料,一栋栋钢结构建筑模型,在钢结构博物馆呈现。中建科工基础设施公司总经理,2007级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工程专业校友夏黎阳带领研学队伍参观钢结构博物馆,介绍钢结构材料的可塑性、环保性、便捷性等。博物馆内的展品,在灯光下沉默矗立,如工业巨人的脊梁,见证中国建造的崛起。

c265d76d51394a8382b8cf558c8e59bc.png

“中国的基建发展非常迅猛,在这背后,有建筑学的应用、材料学的应用、先进制造业的应用等等,交叉学科的背景在中国的基建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夏黎阳师兄在介绍超高层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大桥、钢结构场馆建筑时说到,“往钢中加入一些碳元素,可以增强钢材强度;往钢中加入一些锰元素,可以增强钢材的冷热加工性能;往钢中加入一些硅元素,可以增强钢材的抗氧化性。就像你们在大学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要去接触同类型的其他专业知识,形成交叉学科背景,犹如合金钢般,屹立不倒。”这段历程,不禁让研学队伍的成员们想起坐落在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大楼门前的胡先骕雕像上的一句话:“大学教育,既贵专精,尤贵宏通。”此刻是具象化的体现。

四、遨游一课:联结的纽带,实践的沃土

ad3d754169f94c96b81c1fc7d601baaf.png

展厅的灯光下,一部部棱角分明的三防(防水、防爆、防摔)智能终端静静陈列,它们不仅是冰冷的设备,更像是守护特殊场景的坚固臂膀。印海林师兄——这位从南昌大学软件学院走出的精英,如今已是深圳市遨游通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亲自为我们揭开了这些“硬核装备”的奥秘。指尖轻触屏幕,他演示着如何通过卫星定位实现厘米级的精准捕捉,其产品已深度融入安保联络、工程作业、应急联通等严苛领域,在智能终端的蓝海中,遨游通讯已然成为领域的佼佼者。身份转换间,情怀依旧。作为现任深圳市南昌大学校友会会长,印师兄对这片由校友情谊编织的网络倾注了深厚心力。“校友联络越紧密,资源共享就越深入。这不仅惠及母校的人才培养,更能为我们各自的事业注入强劲的动能。”他恳切地谈到。

d31f9e4e88c64840bfb42b7e50e3ab86.png

这份情怀令人动容——纵使身处商海“日理万机”,他始终未曾“独善其身”,那份“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胸襟,驱使他持续为校友会的沃土耕耘、灌溉。此情此景,无声地启示着我们:积极融入并善用身的资源网络,是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宝贵养分。智慧的传承,在对话中流淌。面对围坐的学弟学妹,印师兄的目光温暖而充满期许。“在大学里,要多读书,什么书都可以去读;多出去走走,实践出真知。”他语重心长地分享着人生积淀。这朴素的箴言,让“技多不压身,识广不挤脑”的古训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千年智慧,在莘莘学子探索未来的征途上,有了最亲切、最务实的当代注脚。那一刻,展厅仿佛不仅是科技的殿堂,更成为一座连接着经验传承与青春梦想的桥梁。

感谢在外拼搏的师兄师姐们倾囊相授与温暖陪伴,愿你们在外事业蒸蒸日上!母校永远是你们的温暖港湾,常回家看看!




审核:吴斌,胡罗斌,段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