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4年)

日期: 2025-02-21


附件2

南昌大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南昌大学

代码:10403



授权学科(类别)

名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代码:0807



授权级别

□博士

þ硕士


2025年1月




一、总体概况

1.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属在南昌大学先进制造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大学1990年获批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获批化工过程机械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具体学位授权点如表1-1所示。

表1-1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位类别

授权点类别

学术学位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1(全日制)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

02(全日制)制冷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及热泵应用技术

03(全日制)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04(全日制)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01(全日制)流体机械内流理论及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

02(全日制)流体机械CAD/CAE/CAM

03(全日制)流体机械与装备安全保障技术

04(全日制)流体机械的监测与诊断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01(全日制)先进精密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

02(全日制)过程装备失效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

03(全日制)过程装备CAD/CAE/CAM

04(全日制)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技术

专业学位

085800 能源动力

01(全日制)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内流理论及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

02(全日制)动力工程(过程装备失效分析与安全保障技术)

03(非全日制)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技术

085802动力工程

01(全日制)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

02(全日制)制冷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及热泵应用技术

03(全日制)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04(全日制)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05(非全日制)动力工程(不分研究方向)


2.学科建设情况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具有优良的学科背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在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制冷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及热泵应用技术、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高效臭氧发生及其应用技术与装备、三废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先进精密聚合物成型加工技术、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构建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力、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发挥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动力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活动。

本学位点依托5个省部级平台(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校级平台(南昌大学清洁生产中心、南昌大学环境检测中心、江西南大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大学共轭土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大学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基地)和2个院级平台(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节能与环保过程装备研究所)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聚焦新能源、制冷空调、热能工程、环保装备等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产业人才需求,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尤其是区域内能源动力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2024年,本学位点以第一完成人获202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行业协会奖二等奖1项。2024年,本学位点主持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项横向课题,合计立项项目14项,合计立项经费约564万。2024年,本学位点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发表SCI论文29篇,获2022年度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获2024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获南昌大学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3人。

3.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的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如下所示:

(A)2024年招收研究生40人,其中学硕11人、专硕29人;

(B)2024年在读研究生118人,其中学硕33人、专硕85人;

(C)2024年毕业研究生45人,其中学硕12人、专硕33人;

(D)2024年学位授予及就业情况:45人授予硕士学位,6人赴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等国内高校继续深造,38人入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中广核集团等知名企业、事业单位,1人服务地方政府基层。

4.研究生导师状况

截至2024年底,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占比90%。具有海外经历教师11人,占比36.7%。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层次合理,35岁以下教师7人,35至45岁教师10人,45至60岁教师9人,60岁以上教师4人,平均年龄44.8岁,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56.7%。专任教师学缘结构合理,专任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获外单位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3.3%。

专任教师队伍中,拥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领军人才1人、青年人才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教育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竞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金牌教授1人、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江西省“双千”人才1人。此外,还聘请了南昌工程学院李培生教授担任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柔性引进了江西省赣鄱俊才海外高层次人才、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田原教授,作为本学位点师资队伍的有力补充。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2024年,在南昌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学院分党委的领导下,圆满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科文化建设与日常管理服务等工作任务。

(1)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强化支部建设,推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本学位点研究生所依托的能源信息党支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党员48人,其中预备党员7人。支部具有健全的支部委员会,充分发挥支委会的核心作用,有序推进党的建设工作。能源信息党支部于2024年9月规范召开了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

(2)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研究生党支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等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等活动,强化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每年年初组织党员开展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并从中评选出优秀党员10人左右,在历次评选中均无不合格党员。

(3)做好发展研究生党员工作

发展党员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对教育考察对象的政治审查,充分考虑发展对象在党支部活动中的表现,对于在支部活动以及志愿活动表现突出的个人,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优先考虑。2024年,能源信息党支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人,组织参加学院党校培训17人;报送发展对象参加学校党校培训11人,对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学员择优发展6人。能源信息党支部顺利转入新生党员党组织关系17人,转出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17人。

(4)强化全体研究生思政教育

学院分管领导直接领导、指导部署工作,分管领导定期向学院主要领导汇报研究生思政工作情况,定期召开辅导员专项工作会议,传达布置学校、校党委研工部重要精神;辅导员定期向分管领导汇报学生工作情况。辅导员按照年级专业召开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加强研究生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全院研究生网络安全意识、国家安全意识,筑牢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携研工队伍多次走访研究生寝室,深入了解研究生在毕业就业、科研学习、校园生活、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加强学生关心关爱,协调解决合理诉求,提高学院管理服务质量。通过研究生群团组织,包括研究生会、党支部、团支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党日活动或团日活动,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主题活动,打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带领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建立寝室长—班长—辅导员—分管领导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香樟安盾”协同维护研究生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1.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研究方向如表3-1所示,课程体系如表3-2所示。主要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3门,专业选修课9门。

表3-1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内燃机节能及燃烧的分析研究

本方向以内燃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内燃机高效洁净燃烧、替代燃料利用等为核心问题,开展内燃机流动与燃烧的测试及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在内燃机测试技术、燃油喷射雾化、燃烧与排放控制等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

2

制冷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技术及热泵应用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制冷空调新技术、相变蓄能材料与蓄冷技术、半导体制冷技术、制冷剂替代技术、太阳能热利用与热泵节能及应用技术等内容,在相变蓄能、半导体制冷、制冷剂替代和热泵节能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3

复杂传热与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本方向对多相流以及多孔介质中流动与传热等过程的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以及可视化实验的方法对该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一些流体流动中如沸腾换热、多孔介质流动与换热、流动传热过程中的相变等复杂传热与流动的物理机理;对方向还对液体燃料喷射雾化的多相流研究、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研究。

4

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本方向主要以能源动力系统及设备为研究对象,包括热力设备及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新能源技术,火电厂节能降耗、优化运行、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火电厂信息化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表3-2 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主要课程

4f9660819bcc4f2ca753bb0e899959fb.png

2.导师选拔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2024年,学校开展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工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共新增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彭冬根-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刘军-0858能源动力)。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学校组织了2024年导师培训,包含了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两部分。2024年9月2日-14日参加“四有导师学院”在线研修项目。线下培训则是各单位立足学科特色,结合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培养全过程指导和质量把关等内容,组织开展研究生导师培训。

此外,本学位点积极组织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展常态化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持续开展师德规范学习,组织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师德规范文件学习,以及开展师德警示教育。

3.学术训练情况

学校和学院制定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安排,明确研究生在学术训练和科研活动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导师指导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研究生能够获得系统的学术训练。本学位点实行导师负责制,并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的作用,成立由导师和相关学科指导教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小组。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进行专题研讨和前沿讨论。学术活动环节2个学分,硕士生要求至少参加6次学术活动(其中学术报告1次)。

此外,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意见》,江西省教育厅设立了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用于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支持研究生进行学科交叉性创新研究,组建多学科创新团队从事新产品研发和转化,以及研究生之间跨学科交流与合作。2024年,本学位点共有3名研究生获批该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金额5000元,如表3-3所示,促进了研究生学术训练和科研活动的开展。

表3-3 本学位点2024年获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序号

研究生

学术训练项目名称

导师

年度

金额/元

1

李屹

大功率服务器芯片两相散热机理及优化研究

李培生

2024

5000

2

胡欣彧

基于蒸汽压缩技术的中药炮制系统节能设计与模拟优化

胡兆吉

2024

5000

3

周彬彬

基于机器学习的从头算GaN基晶体管界面热分析

肖承地

2024

5000


4.学术交流情况

本学位点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2024年参加了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天津)、传热传质学术会议(南京)、热机气动热力学和流体机械学术会议(成都)、传热传质青年学术论坛(沈阳)、气动力学与流体机械青年学者研讨会(哈尔滨)、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全国学术会议(保定)、国际多孔介质传热传质会议:基础与应用(西安)等,如图3-1所示。此外,本学位点积极邀请能源动力领域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2024年邀请了中南大学李庆教授(国家优青)、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田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晏刚教授等知名专家给本学位点研究生做学术报告。

1d1309f55599451885555c8869c419ff.png

图3-1 参加2024年多相流学术会议(左图)与传热传质学术会议(右图)

5.研究生奖助情况

学校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行的奖、助学金制度包括:

国家助学金:硕士生每生每年6000元(覆盖面100%);

国家奖学金:硕士生20000元(按比例评审);

省政府奖学金:硕士生10000元(按比例评审);

学业奖学金:硕士生每生每年4000-10000元,覆盖面100%,评选范围:研一至研三,以文件为准);

创新成果奖:6000-50000元;

企业奖学金:奖励金额按各类企业奖学金办法执行(按比例评审);

“三助”岗位:每年设立“助教”、“助研”、“助管”岗位。

本学位点具有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详见表3-4。

表3-4 本学位点2024年研究生奖助体系

b2c13c0989ff4330b33a874b8cd6359c.png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1.人才培养

(1)2024年,研究生创新能力保持良好势头,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如2024年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等,其中6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研究生竞赛奖项。

(2)2024年,经过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共有2位研究生获2022年度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具体名单信息如表4-1所示。2024年,共有2位研究生获2024年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具体名单信息如表4-2所示。2024年,共3位研究生获评南昌大学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具体名单信息如表4-3所示。

表4-1 本学位点获2022年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姓名

题目

指导老师

毕业时间

获奖时间

王一泽

典型化工设备中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熊桂龙

2022年

2024年

吴家欢

R1234ze(E)/R152a在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的性能模拟

戴源德

2022年

2024年


表4-2 本学位点获2024年南昌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姓名

题目

指导老师

毕业时间

获奖时间

潘闯

螺旋波纹管管内流动换热与管束振动数值研究与优化设计

戴源德

2024年

2024年

柯智杰

高黏度粘结液连续化双螺杆高剪切制粒关键技术研究

周国发

2024年

2024年


表4-3 本学位点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186736f2390d4976b9bbad9639c1aae5.png

2.教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指导老师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学校修订了硕导遴选办法和管理办法,制定了《南昌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2019年修订)》、《南昌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管理办法(修订)》。2024年,本学位点遴选了彭冬根教授、刘军副教授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2024年,本学位点教师在各方面考核均合格,均无无师德师风负面问题及学术不端行为。2024年,本学位点研究生指导教师均达到上岗要求,获得了指导研究生资格。

本学位点重视加强产教融合,强化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开展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2024年获批南昌大学校级工作站立项,并获得省级推荐资格。2024年,持续与杭州恒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格雾技术有限公司以及江西鑫田车业有限公司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并与清华大学、江西省科学院等深度合作培养研究生。此外,学位点教师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亚大学设立了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教师队伍国际化视野,扩大了国际影响力。

3.科学研究

本学位点依托5个省部级平台(流域碳中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轻合金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校级平台(南昌大学清洁生产中心、南昌大学环境检测中心、江西南大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大学共轭土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大学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基地)和2个院级平台(节能与环保过程装备研究所、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如表4-4所示。拥有与学科相关的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980余台套,总价值4200余万元,其中,代表性仪器设备包括冰蓄冷空调系统、电涡流测功系统、多功能转子振动实验台、高速摄像机、3D打印与激光再制造平台成套设备、矿物材料微纳结构创成装置、多功能材料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汽车车内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实验室总面积高达17266.31平方米,拥有充足的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充足科研条件和实验条件。


表4-4 本学位点依托科研平台

ec7acd6a62db4b78b280287f8074c419.png

2024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教师主持获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项横向课题,合计立项项目14项,合计立项经费约564万,如表4-5所示,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项目支持和经费支持。

表4-5 本学位点教师2024年获批科研项目

941c90d86b534d808867d546ce22e93c.png

2024年,本学位点张莹教授申报的“多孔介质多相流传热传质介观尺度求解算法与机理研究”项目获2023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魏林生教授参与申报的“环保节能型C919机库优化设计与施工及拖机道大门研制与应用”项目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2),如表4-6所示。此外,借助科研平台和导师科研项目,2024年度发表论文32篇,其中SCI论文29篇。

表4-6 本学位点教师2024年获科学技术奖

e605afdda201476a8f9ed56e08650366.png

4.国际合作交流

本学位点基于获批的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可选派多名研究生进行中外联合培养。2024年10月,李屹、陈昱杰、何世奇、周宏胜等4位同学入选2024年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二批留学人员录取名单。2024年12月,莫振国、陶钰玺、周嘉雯等3位同学入选第三批留学人员录取名单。2024年11月,张思其在该项目资助下前往马来亚大学进行一年的联合培养。此外,本学位点通过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研究,2024年发表国际合作SCI学术论文6篇。

525db55a5a1a47cfa7895f0f2e40b0b4.png

图4-2 部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留学资格证书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1.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修订印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的通知》(学位〔2020〕25号)、《关于开展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20〕26号)精神,学校启动了2024年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工作。通过自我评估,总结凝练特色,认真查找影响质量的突出问题,并持续做好改进,对提升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位点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我评估,本学位点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如下:

(1)建议根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属性,增加学科方向,瞄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点申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取得更好建设成绩。

(2)建议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研究生导师数量,培养、引进高水平青年人才,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

(3)建议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专业选修课。

2.学位论文抽检、盲审情况及问题分析

2024年度学位论文抽检:45名研究生参加院盲审或校盲审,通过率100%。

六、改进措施

1、鉴于国家对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并且本学位点教师具有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和经验,拟增加新能源与储能研究方向。对标新增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授权审核基本条件,在二级学科、学科特色、人员规模、人员结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培养情况、课程与教学、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支撑条件等11个方面巩固和提高质量,学科建设取得更好成绩,力争5年内申报博士点。

2、强化新教师引进工作力度,主动联系,加大宣传,尤其注重引进高水平海内外青年人才,争取5年内师资队伍增加到40人以上。培育更多青年教师遴选为研究生导师,聘任外单位杰出人才担任兼职导师,争取未来5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5人以上。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培养高水平青年人才。统筹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等资源,力争5年内规划申报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

3、扩大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基础上,争取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力争未来5年招生规模逐年增加。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根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属性,结合教师的教学科研经历,争取5年内新增专业选修课5门以上。